此條目缺少有關歷史及沿革的信息。 (2025年3月25日)請擴充此條目相關信息。討論頁可能有詳細細節。
此條目可参照烏克蘭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。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,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。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,也不要翻译不可靠、低品质内容。依版权协议,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,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{{Translated page}}标签。
乌克兰是单一制国家,辖24个州,1个自治共和国与2个特殊地位城市(直辖市)。依据乌克兰宪法第二条[1],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延伸至其全部领土。
乌克兰一級行政区划圖,本圖包含主權領土但未實質控制的克里米亞和頓巴斯部分地區
乌克兰行政区划架構圖(2020年前)
自2020年行政區改革,取消原屬二級行政區的州辖市後,乌克兰的行政区划共分為三級:[2]
級別
名稱
數量
一級行政區
自治共和國
1
特殊地位城市
2
州
24
二級行政區
區
136
三級行政區
市鎮
1,469
2020年改革前,烏克蘭有490個區,118個州辖市。
目录
1 一级行政区
1.1 自治共和国
1.2 特殊地位城市
1.3 州
2 二級行政區
3 三級行政區
4 未實現的計畫
5 註解
6 参考文献
7 外部連結
一级行政区
编辑
乌克兰的一级行政区划包括1个自治共和國、2个特殊地位城市和24个州。[3][4]
- 完全被 俄羅斯占领
- 部分被 俄羅斯占领
沃倫
羅夫諾
日托米爾
基辅州
赫梅利尼茨基
利沃夫
捷爾諾波爾
伊万诺-弗兰科夫斯克
外喀爾巴阡
切爾諾夫策
文尼察
切爾卡瑟
基洛夫格勒
尼古拉耶夫
波尔塔瓦
切爾尼戈夫
蘇梅
哈爾科夫
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
敖德萨
赫尔松
扎波羅熱
顿涅茨克
克里米亚
盧甘斯克
基輔市
塞瓦斯托波爾
•
•
自治共和国
编辑
名稱
面積 (km2)
人口 (2010)
人口密度
首府
區數量
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
26,100
1,966,801
75
辛菲羅波爾
10/14[a]
特殊地位城市
编辑
名稱
面積 (km2)
人口 (2010)
基輔
323.9
2,782,016
塞瓦斯托波爾
864
529,900
州
编辑
名稱
面積 (km2)
人口 (2010)
人口密度
州府
區數量
切爾卡瑟州
20,891
1,291,135
61.80
切爾卡瑟
4
切爾尼戈夫州(切尔尼希夫州)
31,851.3
1,104,241
34.67
切尔尼戈夫(切尔尼希夫)
5
切爾諾夫策州(切尔尼夫齐州)
8,093.6
903,782
111.67
切尔诺夫策(切尔尼夫齐)
3
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
31,900.5
3,344,073
104.83
聶伯城
7
顿涅茨克州
26,506
4,448,031
167.81
顿涅茨克(名义上)
克拉马托尔斯克(实际上)
8
伊万诺-弗兰科夫斯克州(伊万诺-弗兰基夫斯克州)
13,894.0
1,380,770
99.38
伊万诺-弗兰科夫斯克(伊万诺-弗兰基夫斯克)
6
哈尔科夫州(哈尔基夫州)
31,401.6
2,755,177
87.74
哈尔科夫(哈尔基夫)
7
赫梅利尼茨基州
20,636.2
1,331,534
64.52
赫梅利尼茨基
3
赫尔松州
28,449
1,091,151
38.35
赫尔松
5
基輔州
28,118.9
1,719,602
61.15
基辅
7
基洛沃格勒州(基洛沃赫拉德州)
24,577.5
1,014,809
41.29
克羅皮夫尼茨基
4
利沃夫州(利维夫州)
21,823.7
2,545,634
116.65
利沃夫(利维夫)
7
卢甘斯克州(卢汉斯克州)
26,673
2,300,412
86.25
卢甘斯克(卢汉斯克)(名义上)
8
尼古拉耶夫州(米科拉伊夫州)
24,587.4
1,186,452
48.25
尼古拉耶夫(米科拉伊夫)
4
敖德薩州
33,295.9
2,387,636
71.71
敖德萨
7
波爾塔瓦州
28,735.8
1,493,668
51.98
波尔塔瓦
4
罗夫诺州(里夫内州)
20,038.5
1,152,576
57.52
罗夫诺(里夫内)
4
蘇梅州
23,823.9
1,166,765
48.97
苏梅
5
捷尔诺波尔州(泰尔诺皮尔州)
13,817.1
1,086,694
78.65
捷尔诺波尔(泰尔诺皮尔)
3
文尼察州
26,501.6
1,646,250
62.12
文尼察
6
沃倫州
20,135.3
1,038,223
51.56
卢茨克
4
外喀爾巴阡州
12,771.5
1,246,323
97.59
乌日霍罗德
6
扎波羅熱州
27,168.5
1,805,431
66.45
扎波罗热
5
日托米爾州
29,819.2
1,283,201
43.03
日托米尔
4
二級行政區
编辑
主条目:區 (烏克蘭)
區(烏克蘭語:Район),為乌克兰第二级行政区,位于州之下。2020年7月17日烏克蘭最高議會批准,將區的數目由490合併至136個[5] 。
三級行政區
编辑
乌克兰三級行政区划(圖中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部分顯示的為二級行政区)
區再划分为市鎮(烏克蘭語:територіальна громада,羅馬化:terytorialna hromada,字面意思為“领土社區”)。市镇为乌克兰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。截至2021年,烏克蘭共有1469個市鎮。
市镇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聚居地组成。乌克兰的聚居地系统性划分为两种类型:城市型和乡村型[6]。城市型居民点是城市,乡村型的居民点可以是村莊或乡村居民点。
而市镇可以按照其行政中心居民点的类型分为三种。如果市镇的行政中心为城市,则该市镇为市级市镇。如果市镇的行政中心为市级镇,则该市镇为镇级市镇。如果市镇的行政中心为村庄或乡村居民点,则该市镇为乡级市镇。
未實現的計畫
编辑
2013年,時任乌克兰最高拉达議員謝爾希·赫里涅維茨基(英语:Serhiy Hrynevetsky)提出的行政區重劃計劃,將全國劃分為9個地區
2013年,時任乌克兰最高拉达議員謝爾希·赫里涅維茨基(英语:Serhiy Hrynevetsky)提交了一份行政區重劃計劃,赫里涅維茨基引用一些不具名學者的立場,提出了激進的領土改革,將24個州劃分為9個地區,包括頓涅茨克地區(原頓涅茨克、盧甘斯克州);喀爾巴阡地區(原利沃夫、伊万諾-弗蘭科夫斯克、切爾諾夫策、外喀爾巴阡州);基輔地區(原基輔、基洛沃拉德、切爾卡瑟、切爾尼戈夫州);波多利斯克地區(原文尼察、赫梅利尼茨基、捷爾諾波爾州);波利西亞地區(原沃倫、羅夫諾、日托米爾州);第聶伯羅地區(原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、扎波羅熱州);黑海地區(原敖德薩、赫爾松、尼古拉耶夫州);斯沃博達地區(原哈爾科夫、蘇梅、波爾塔瓦州)以及原有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[7][8]。此計畫提出後得到了許多正反的意見,2013年5月30日,烏克蘭媒體援引了總統維克多·亞努科維奇的顧問瑪麗娜·斯塔夫尼丘克(烏克蘭語:Ставнійчук Марина Іванівна)的評論,即將烏克蘭的領土改革項目評為“不科學的小說”。並表示烏克蘭確實正在準備改革,但並無重劃行政區的規劃[9]。
註解
编辑
^ 2020年行政區劃改革後,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已被烏克蘭官方重新組織為10區(райони),唯其全境仍處於俄羅斯實際控制下,故此規劃尚未得以實行。其實際行政區劃狀態仍為改革前之14區。(詳見克里米亞行政區劃)
参考文献
编辑
^ Погорілко В. Ф., Бобровник С. В. Державний устрій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,存档日期2017-01-26.
^ Офіційний портал Верховної Ради України. static.rada.gov.ua. [2020-12-12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-06-05).
^ Regions of Ukraine and their composition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. Verkhovna Rada website.
^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Ukraine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 by Paul D'Anieri, Robert Kravchuk, and Taras Kuzio, Westview Press, 1999, ISBN 0-8133-3538-8 (page 292)
^ Україна з новим адмінтерустроєм: парламент створив 136 нових районів та ліквідував 490 старих. Decentralization Reform. 2020-07-17 [2021-05-11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-06-05) (乌克兰语). The council reduced the number of districts in Ukraine: 136 instead of 490. Ukrainska Pravda. 2020-07-17 [2021-05-11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-03-08) (乌克兰语).
^ (Лист-роз’яснення Міністерства юстиції України від 27.01.2016 № 27/13/32-16 «Щодо права на вчинення нотаріальних дій посадовими особами органу місцевого самоврядування в населених пунктах, які мають статус селищ міського типу у зв’язку із внесенням змін до статті 37 Закону України «Про нотаріат»)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. Ministry of Justice. 2016-01-27
^ Вісім реґіонів від однойменної партії. 2013-10-06 [2022-04-09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-04-09).
^ Андрей Гринь. Украину поделят на 9 регионов до июля. Выборов не избежать.
^ Украину пока не будут делить на регионы. profi-forex.org/.
外部連結
编辑
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:乌克兰行政区划
Regions of Ukraine and their composition. Verkhovna Rada of Ukraine. [2011-12-25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-12-26) (乌克兰语).
Ukraine Raions. Statoids. [2012-02-08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-02-12).
Ukrainian cities and regions in alphabetical order. UkraineTrek. [2012-02-1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-11-18).
Administrative territorial composition of Ukraine (PDF). Minist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, Construction, and Communal Living. [2015-04-05]. (原始内容 (PDF)存档于2014-08-24).